找到相关内容446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宗教互信应从小开始

    根据法新社伦敦报道,近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正在推动一项教育计划,鼓励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信仰的年轻一代,通过网络视频进行交流,加深联系和达成谅解。 来自巴基斯坦、黎巴嫩、印尼、泰国、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35所学校的3500名学生参与了这项名为“Face to Faith”的交流计划。 布莱尔说,在世界各地发生的冲突事件,导因大多都和宗教有关系。因此,从小让孩子学习如何与...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16031683321.html
  • 亚欧不同信仰宗教领袖座谈会在印尼古城日惹闭幕

    各方对不同信仰和民族之间和谐价值的提倡。他批评了恐怖主义袭击的行为,并且指出,暴力冲突和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球问题,需要各方联合起来对付。他倡导“温和”,希望宗教人士在从事宗教活动以及在他们的社会活动中...

    佚名

    |宽容|国际交流|和谐|座谈会|印尼|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9/21154490666.html
  • 宗教和平理念对经济合作的启发

    所利用。例如,1994年,中国宗教界成立了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2000年,联合国召开了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会议主题是号召对话,发挥宗教领袖在转化冲突中的作用,朝向宽恕与和解,结束贫穷的肆虐和环境恶化。   从现实来看,国际上的政治和战争冲突已经逐步让位于经济合作与信息交流。但在经济合作的领域,同样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贸易保护和贸易报复就是常见的一种争端。历史事实也显示,这样的争端...

    张志鹏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18100391731.html
  • 退让不是懦弱

            忍辱的相似名词是“退让”,但不是懦弱退缩。   “退让”是不直接跟人逞强,改以绕个湾,转走出一条新路来,或是向下挖地道开出一条路来,或是往上翻越一座山岭,伸展出一条路来。总之,就是不直接跟他人起冲突,但还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自己认为,在修行的道路上,我往往是个失败者,时常遇到“鬼挡墙”。但是,我不会向鬼的怀抱闯去,让他抱住而无法跑掉,我会采取回避的方式,让它过去就没事...

    圣严法师开示

    |忍辱|退让|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1/10130196754.html
  • 宗教与当前国际关系的若干问题

    制度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家主权和历史传统发生矛盾,成为国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和放大器。  三是对国际和地区冲突的影响。无论是恐怖袭击等非传统的国际冲突,还是以巴僵局、南斯拉夫内战等地区冲突都具有深刻的宗教根源。由于宗教所具有的排他性、由宗教导致的持久憎恶感、对宗教圣地的争夺,以及政治边界与宗教边界的交错,都增加了宗教问题引发地区冲突的可能性以及冲突的强度与烈度。冷战结束以来“弱国强宗教”已成为许多发展...

    徐以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52463309.html
  • 身心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的法则。 当身心为“我”的理念建立之时,痛苦也成为一项必然。身体总要衰老,心理总要变化,但人们不希望它如此,于是这种冲突伴随着人的一生,几乎是每时每刻,这种冲突都在上演。我们之所以看不到这种冲突的原因是,人们深陷在欲望所构成的生活模式中,而这种模式就是冲突。当看到身心的终极真理时,欲望就消失了。当人们深陷在欲望当中时,内在的矛盾与冲突就出现了——这也是佛陀发现的一项真理。 减弱和止息心理痛苦心理的...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512887495.html
  •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调和

    性,因此,两种不同的文化系统接触之后,必然会经过冲突与调和的过程,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都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佛教与中国文化之间,从冲突到调和的发展历程,就是文化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经验。  社会经济方面  佛教来华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传布普及,寺庙林立。但在这段时期,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冲突也开始表面化。而以社会方面的冲突较为显著。  佛教主张剃度出家,与中国的家族伦理颇有扞格之处。所以,在魏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2256990.html
  • 孔学精髓与现代文明

    怎样处理,应怎样做的规范型的基本原理、原则。其具体落脚处,便是孔子对于当时时代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思考。这种思考集中到一点,就在于如何解决时代的矛盾冲突,为解决这种矛盾冲突提供一种理论的指导原则或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对当时时代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虽有各种各样的认识,但最基本、最主要,可概括为四个字,即“礼坏乐崩”。所谓“礼坏乐崩”这种社会现象,蕴含着社会深刻的危机,意味着社会的整体结构,...

    张立文

    |孔子|孔学|儒家|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13155024844.html
  • 佛理西传

    、冥想或瑜珈开始,他们认为佛教的哲理是通过静坐来完成意念和精神的直觉启示的。佛教认为冲突、苦难是这个世界存在的实质,通过减少个人的欲望,人们可以达到与环境的和谐。这就是《禅宗与创造性管理》一书所分析的,雇主与雇员之间、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为什么会存在着无穷无尽的矛盾冲突。  在美国的书店里一般不难找到这类书籍,而且还有不少短期的“静坐中心”来帮助他们释缓心理的压力。参入者的体验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3359615.html
  • 文化的双向选择——印度佛教输入中国的考察

    是公元1世纪前后开始传入的印度佛教;另一次是16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的输入。现在我想就印度佛教的传入来讨论两种不同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调和,以说明中国文化对印度文化的选择和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变化。分析印度佛教...比较容易传播,然后不同的部分逐渐渗透到原有文化中起作用,而对原有文化发生影响。  (二)印度佛教在东晋后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印度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并在矛盾冲突中推进了中国文化的...

    汤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4568403.html